1、质量控制 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实施技术创新,通过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使公司的各项管理规范化。 公司在全国**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等认证。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规范了公司的一切质量活动,确保产品在体系的严格受控状态下制造和完成。 公司于2006年开始导入“**绩效管理”模式,采用“逐块实施、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覆盖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配合ERP系统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公司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2007年获得了“江苏省质量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措施三个方面来规范和指导未来四年我国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 这次发文对数据中心的从业者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绿色数据中心并非是新提法。早在十多年前的互联网远古时代,当机房的规模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多,服务器动辄开始成千上万台的时候,大家发现机房耗电量也急速上升,运营的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电费的支出。 但那时各行业的数字化程度远不及现在,数据中心的整体规模还较小,数据量也不大,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在城市用电的占比中很小,对环境和工业的影响不大。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视频、电商、社交、出行等APP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数据量也和数据中心规模一起快速膨胀。 数据中心,尤其是大型数据中心,在*城市的规划者眼中,已经从当年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香饽饽”变成了高能耗重资产的“拖油瓶”。 2、环境方针 遵守环保法规,重视污染预防;实施清洁生产,开发绿色能源;推行节能降耗,保护自然资源;改进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树立“环境不仅是资源更是资本”、“不仅是发展的前提,更是发展的佳载体”、“不仅为当代,更为子孙后代”的鲜明理念。 问 题 。 从数据中心诞生的那天起,服务器宕机、断电就是维护人员担心的问题。即便是采用了高等级的设计架构、先进的产品、完善的防护措施、严格的操作规范,每年我们仍能听到各种事故的案例: 比如光缆挖断导致的业务中断,比如电池着火导致的设备损毁,比如雷击造成的数据丢失…… 现在,越来越多的AI算法、数据分析逻辑被应用在软硬件产品中,为运维人员提供包括风险预判、故障预警、应急处理、根因分析等一系列辅助措施。 这些智能化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帮助数据中心从事后维护变成了事前预防,提升了业务运行的可靠性。 如今,数据中心在智能化实践方面,一些有远见的用户通过DCIM解决方案,以智能监控和自动化运维的方法满足了数据中心日益复杂的管理要求,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实施DCIM解决方案替代部分传统繁杂的人工操作,是用户可以看得见的成本效益。 随着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绿色数据中心已成为行业共识,而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和高效运营,也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为了加快绿色智能数据中心的普及,数码人与无数的数据中心技术*一起,正致力于加速这一进程。我们相信,只有通过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数据中心更加绿色、高效、安全的运行。